06/23/2017, 19.35
亚洲 - 欧洲
發送給朋友

亚洲-欧洲:人权(和贸易自由)危机

作者 Luca Galantini

德国驻华大使罕见为温州主教邵祝敏获释以及中国垄断阴影下的新丝绸之路的贸易自由表达立场。新国际规则体系支离破碎,欧洲失声。取代民主的是独裁政权、暴力民族主义和东方陷阱的出现。特朗普向沙特出售武器

米兰(亚洲新闻)—日前,德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柯慕贤在使馆官网上罕见发文,抗议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待温州教区邵祝敏主教的严厉迫害。

            德国大使柯慕贤(照片二)强烈要求北京政府释放忠实于天主教会的温州主教。同时,对新宗教事务条例草案中严控宗教自由的条例表示强烈担心,因为北京独裁专制“对宗教自由和信仰自由实施了新限制”。

            不幸的是,消息在欧洲,或者说整个西方几乎无人问津。而事实上,这的确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德国大使柯慕贤就中国侵犯人权阐明的立场,事实上是在其关于中国政府推出的著名一带一路计划声明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一浩大的结构体制投资战略计划,旨在表明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中领导地位的既成事实。

            这一战略计划中的疑问和机遇是同等的:一方面,亚洲、中东、非洲,还有欧洲更多阶层民众的经济发展以及福祉分配的具体机遇;另一方面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担心,害怕这一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存在的绝对以中国为中心的法规和政策,也就是说绝对不均衡的、对应邀作为伙伴参与的欧洲国家不利的内容。与中国签署的合同和外交协议中,会在各种项目中让北京处于独占决策性黄金股持有人的优势条件,最终助长一种全球性的保护主义和垄断形式,很危险地重复了西方帝国在上个世纪的强权政治逻辑。

            特别是欧盟,其所有的法律条约都是奠定在广泛保护所有人的自由原则政治基础上的。所谓人和思想、财富和服务、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四大支柱,按照在一个自由市场里的民主体制的自由逻辑。

            这一国际政治做法,似乎很不幸地被地球权力结构变化趋势否定了。一直炫耀自持“civil power”、民间力量的欧盟,在国际政治中对军事力量、秀肌肉和垄断逻辑不闻不问,好像没有能力以公民权力占第一位的名义支持或者强制和平合作与发展的体系。

            德国驻中国大使所关注的两起事件,对温州主教的迫害、新丝绸之路计划,其唯一的红色导线是将法规作用、保护人的自由、在各国国际关系中保护民主的实质性危机放在了问题的中心。这是欧洲首脑们始终极力回避的问题,尽管发表了许多表示良好意愿的声明。

            这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危险,相反,学者和分析家们深知这盘棋正在亚洲大陆内角逐,新千年伊始在国际政治关系领域角逐,其间,带有明显西方标志的新国际规则体系支离破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合国从中汲取了灵感,保障和平与国际安全,就像《联合国宪章》第一条中写到的。

            全球化使经济落后的整个亚洲地区迅速赶了上来。这些新崛起国家不再追随西方的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场模式。在中东地区,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君主制、酋长国、共和国正在从阿拉伯之春的失败中坐收巨大的渔利,因着积累的巨大经济财富将远离民主的模式强加于整个世界。在中国,我们有一个陈旧的马克思主义专职政权,其经济是完全无视公民民事自由的市场经济。正如香港赖品超在亚洲新闻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的。印度的印度教民粹主义让甘地奉行的宗教和民主多元化经受了严峻考验。

            欧洲白日做梦的最危险幻想是继续相信亚洲国家能够被动地向西方奠定在民主和法制基础上的国际秩序理念靠拢。事实是。我们很清楚这些极其高贵的原则常常被西方本身出于政治利益的需要而利用,甚至践踏了。为了尊重不同历史身份,欧盟还有责任在具体事务中承担起在国际社会推动和分享这一原则的领导作用。

            学者们一直警告的具体危险是地球不再承认奠定在通过联合国所有国家合作和具体落实基础上的国际政治体系,诚然这一体系有缺陷,但在许多时候,避免了政治冲突演变成战争。

        其结果可能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的查尔斯∙库普干曾说过的,亚洲和西方的地缘政治未来会建立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自给自足的“堡垒”上,不会分享自由、人权和民主的共同价值观平台,相反处于竞争状态,如果不是冲突的话。

            如果欧洲想把亚洲视为和平与分享式发展的权威对话对象,就有必要重建其自身的政治合一,实现民主发展的政治,将日益广泛的中产阶级放在中心,而不是少数权势寡头团体利益,后者是愿意与东方陷阱进行交易的。特朗普与沙特签署的巨额军备协议便是此类危险选择的最有利作证(照片三)。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